海峡网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于近期签署了总统令,对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予以批准,此命令自签署当日便开始生效。按照俄总统网站所公布的相关文件内容,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核武器是维护国家主权的终极手段。并且,鉴于新的军事威胁与风险的产生,俄罗斯有必要明确允许使用核武器的具体情形。该文件表明,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为防御性的,其目的在于使核力量维持在足以确保核威慑的水平,进而保障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对潜在敌方形成威慑力。
在关键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马升琨乘车前往乌克兰赴任,并发表了书面讲话。当到达基辅时,乌克兰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雅洛娃以及使馆的主要外交官等人热情地迎接了他。马升琨曾担任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据悉,该司的主要职责为:对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出口管制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等问题进行调研,组织拟定相关政策,协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相关事务;组织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的谈判;配合有关部门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指导驻外外交机构的相关业务。
在国际局势紧张之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宣称:“美国无意将核武器归还给乌克兰。”沙利文指出,美国正在向乌克兰增派各类常规力量,使乌方能够有效自卫并进行战斗,而这其中的援助并不涵盖核武器。此前,美国《纽约时报》曾披露,美欧部分官员提议美国把苏联解体后从乌克兰带走的核武器返还给乌克兰。针对这一情况,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拥有核武器,若乌方获取核武器,俄罗斯将动用一切可使用的打击手段。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正在考虑把冻结的300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转交给乌克兰。这种明目张胆的经济制裁举措,就如同在冲突当中插入了一把“金融”利刃。与此同时,北约也提出要为乌克兰提供中远程导弹,这不但使莫斯科承受巨大压力,而且让整个欧洲的安全局势变得更为紧张。除了军事方面的打击之外,美西方在心理战方面的宣传更具破坏力。让乌克兰重新拥有核武器,再次成为核武大国看似是一个诱人的选择,但其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国家借援助乌克兰之举,企图让俄罗斯在军事与经济层面逐步损耗力量,进而深陷持久的冲突泥沼。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利用俄乌冲突强化自身在欧洲的军事布局,巩固跨大西洋联盟的团结性。它们未曾料到俄罗斯态度会这般坚决,而且对乌克兰的军事力量估计过于乐观。西方国家还错误地将中国视作俄罗斯的“同盟者”,妄图通过制裁与施压来改变中国于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这种行径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令国际局势愈发紧张。
北约和美国未能打垮俄罗斯,这让他们陷入极度焦虑之中,于是又一次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近期,美西方再度将矛头指向中国。欧盟与立陶宛的官员伙同部分西方政客,公然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里为俄罗斯提供支持,还要求中国担责。针对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中方代表也表明了严正态度。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国政府已多次重申,在俄乌冲突中始终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并且呼吁通过谈判来和平解决冲突,而非使用武力。中国没有向冲突中的任何一方售卖武器,同时在继续推动正常的国际经贸关系。
美国或许正处于“外松内紧”的状态,表面看似“云淡风轻”,在尽可能低调地应对普京的核威胁;实则已在为冲突进行筹备,并且认定与俄随时都有摊牌的可能。美西方蓄意刺激俄罗斯,企图让克里姆林宫主动按下核按钮,这一阴谋被普京看得透彻。一方面,普京不会中计,他先发射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导弹以作警告,若美西方和乌克兰仍不知收敛,他也不会马上发射核武器,而是打算打击乌克兰的“决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