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迷”自研“王剑”牟利多人因此获刑
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663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孙晓光)帅气的变身、招牌的骑士踢,无数少年的英雄梦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假面骑士系列》是日本特摄系列英雄故事,一经播出就深受大众喜爱,其主角“假面骑士”也与“超级战队”“奥特曼”共同成为日本长青IP,也随之衍生出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及周边产品。然而,有些爱好者未经授权擅自开模、生产骑士角色周边产品并贩卖获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住奉贤的王先生就是一名“骑士迷”。 2021年8月,他浏览某二手交易网站时,看中一款《假面骑士圣刃》中的骑士武器——“暗黑剑月暗”,常被“骑士迷”称为“王剑”,价格不菲。他以为是二手转让,便下单购买。收到快递后发现,实物无商标,与正品的尺寸有差异,且质量较差。王先生觉得买到了假货,于是将此“线索”投诉到官方产品公司。经调查发现,王先生买到的玩具剑确系仿品,2023年1月9日,权利人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过侦查, 2023年3月30日,公安机关突击该团伙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的生产工厂,现场查获并扣押仿品玩具——完整版的“王剑”368件、无电版的“王剑”45件,“无铭剑”80件及电脑主机箱2台。

  “我们自己本身也是爱好者,觉得官方正品的尺寸太小,大家都希望能出一把1:1的‘王剑’,圈中这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们索性自己‘研制’。”到案后的宣某等人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圈子里有位资深漫迷,擅长设计各种建模图纸,宣某看到他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王剑”的模型,经协商后宣某以6000元价格买来了图纸。

  “我们的消费群体普遍为中学生,按照身高比例,剑长做到90厘米比较适宜。”于是,宣某找人修改“王剑”的建模图纸,并开模投产,进行组装。此外,他们还新增“语音功能”,截取了剧集中假面骑士的语音片段,实现声光特效。较之正品,两者在颜色和贴花等细节方面也有微调。

  “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宣某找来朋友斯某“投资”,合伙经营这项“事业”。两人在浙江省某地租借场地作为工作室,宣某负责产品研发、洽谈加工厂、制定销售方案等,斯某负责财务及其他事务管理,招募刘某等人担任销售及客服。

  “2021年我做了第一版‘王剑’,质量不行,卖了十几把都被退货了,后来我们研发改良好几版,客户喜欢这个系列才买的。”宣某称,他曾给“假面骑士”版权中国代理公司发过邮件,想咨询并洽谈该产品的授权事宜,但一直未得到回复,他从未取得授权。

  经查,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犯罪嫌疑人宣某伙同斯某、刘某等人以盈利为目的,未经权利人公司许可,以《假面骑士圣刃》《假面骑士Build》中角色使用的武器、道具等美术作品为原型,仿制、生产玩具“王剑”“无铭剑”,并通过网店销售,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

  经鉴定,涉案“王剑”“无铭剑”与权利人公司的美术作品“暗黑剑月暗”“无铭剑虚无”实质性相似,构成复制关系。

  2023年12月,奉贤区检察院以侵犯着作权罪对宣某、斯某、刘某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宣某等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均宣告缓刑,各并处罚金。

  团伙中另有俞某、顾某担任销售,因情节较轻,决定对其不起诉处理,相关线索移送行政机关,其违法行为正在调查核实中。

  “经过这番创业‘折腾’,我们大概掌握了一般玩具周边产品开发生产的几个关键步骤。其实,我们已经着手做自己的品牌,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了。”宣某等人悔不当初。

  看准市场需求,基于爱好创业,本可以通过钻研和技术研发新产品。却心存侥幸,触犯刑法,付出代价。“出于热爱”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借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能缺课,时刻绷紧知识产权保护之弦。




上一篇:三是以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为导向   下一篇:威廉姆斯Gordon Williams原美国BBC总裁M2M创始人兼CEOB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