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3月末,从4月开始,养老金将发生两大变化,4类人涨钱笑哈哈,2类人却不涨钱,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提前看看,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截至2022年,已经实现了养老金的18连涨,人均月养老金从几百元上涨到3100元左右,上涨约4倍。
2023年的这次上涨,是自2005年以来的第19涨,作为最大的受益群体,退休职工对养老金上涨拍手称快。
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本月发布调整通知的窗口已经没有了,接下来,就看4月份了,按照规律,排除2022年,4月份发布通知的概率是最大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参加社保人数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0.5亿人。
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有4000万人退休,庞大的退休人员和庞大的社保基金,需要更加专业的社保管理,如何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好消息来袭,人社部发布新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发布,并将在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
该办法规定,对违反社保规定、违规参保、违规领取养老金等多种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对查实的举报,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工龄挂钩是养老金挂钩调整方式之一,我国养老金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同样的,养老金调整也采用同样的原则,工龄越长,意味着对社会贡献大,养老金上涨得多一点也是应该的。
比如某省市按照工龄调整养老金,每满1年增加2月,这样15年工龄能增加30元,20年能增加40元。
挂钩调整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与养老金的挂钩,采用养老金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调整基数采用上年度12月份的养老金。
比如某省2022年的养老金挂钩比例是1.2%,按照这一挂钩标准,5000元能增加60元养老金。
年纪大的人,或许有机会进行倾斜调整,全国31省市针对年纪大的退休老人,均有各自的倾斜调整方法,除上海、北京、河南、浙江等少部分地区70岁以下老人有机会多增加养老金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规定,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多涨养老金。
生活在艰苦地区,不仅工作时付出得更多,日常工资水平也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而社保缴费水平与工资息息相关,工资低,养老金往往也不会高,给这些退休老人多涨些养老金也是理所应当的。
根据惯例,2023年养老金上涨,不包括当年新增加的退休人员。比如去年上涨通知规定,只有上年度12月底退休并领取养老待遇的人员,才有资格上涨养老金。
违法犯罪不仅要付出人身自由的代价,有时候也需要付出经济代价。比如被判刑的退休老人,养老金被停发,也就没有上涨资格了。对于社区矫正人员,虽然不影响继续领取养老金,但是却不能上涨养老金。
从4月起,养老金将迎来两大变化,一是养老金上涨通知将发布,二是社保基金监督办法5月1日开始执行。在养老金调整方面,有4类人涨钱笑哈哈,而另外2类人却高兴不起来。对此,你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