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闭幕礼具体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4-06-08  浏览次数:663

  保护农田、守护牧场、稳产增收是时代赋予“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有效防护农田4.5亿亩,保障了农作物丰产、稳产,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拜泉县,是黑龙江的产粮大县。因为这里地处风口,常年大风,因此也是“三北”工程的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那里的农田防护林现在什么样?保护效果如何?

  总台记者 任秋宇:我所在的位置是拜泉县拜泉镇一心村的一片农田,您看这里的农田的四周,都被一些绿色的林带包围保护着,这些绿色林带都是“三北”工程的农田防护林。

  通过航拍画面大家可以更清晰直观地看到,这些农田防护林的将农田分割成一个个农田防护网格。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黑龙江的农田是那种一望无际的万亩大地,为什么这里的农田被划分成这样一块一块的呢?

  原因是这里风大!我们从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到,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少雨干燥多大风。在春季5级及以上风的日数平均为31日,8级及以上风的日数平均为11日。

  如果没有这些农田防护林那农田里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家看现在这里的玉米苗长势良好,高度几乎一致,远远看去整整齐齐。

  但在防护林建立以前,这里的苗别说长得整齐,风大的时候苗都会被从地里吹出来,粮食减产不说,水土流失也严重,大风天地里的浮土都会被吹走,这种现象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风剥地”。我们从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到,20世纪70年代,这里年流失表土厚度达4毫米,年跑土1400万吨。

  所以,为了保持水土,保住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农田,才需要这些防护林带把农田保护起来,像这样的防护林带,在拜泉县有一万一千多条。

  而且大家仔细看,这防护林带其实是双林带,翠绿色的是杨树,墨绿色是松树,一半的防护林单林带就可以产生防护效果,这里为什么要采取双林带的模式呢,因为树木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一旦进入过熟期,树木因为自然老化,防护效果就会逐年减弱,按照林业经营的规律就需要采伐更新,为了防止单林带更新时农田出现防护空窗期,所以当地选取了成熟年限不同的树种进行双林带种植。

  自从这些防护林开始发挥作用,拜泉县已经四十多年没有发生过“风剥地”的现象,黑土层不再锐减,如今这里农田的黑土层情况如何呢?

  拜泉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防护林建设,风蚀和水蚀的情况都减少了,黑土层重新变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更加肥沃,粮食产量得到提升。

  我们从农业部门也获得了一个数据,1978年,拜泉县粮食产量6.5亿斤。2023年粮食产量15.5亿斤。2010年以来,连续14年粮食产量超过14亿斤。

  有了这些农田防护林带,老百姓种地才能更加踏实,现在地里的玉米苗正在茁壮地成长,这满眼的绿色也象征着无限希望,我们也希望今年这些农田都能有个好收成!

  保护农田、守护牧场、稳产增收是时代赋予“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我所在的位置是拜泉县拜泉镇一心村的一片农田,您看这里的农田的四周,都被一些绿色的林带包围保护着,这些绿色林带都是“三北”工程的农田防护林。为了保持水土,保住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农田,才需要这些防护林带把农田保护起来,像这样的防护林带,在拜泉县有一万一千多条。经过多年的防护林建设,风蚀和水蚀的情况都减少了,黑土层重新变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更加肥沃,粮食产量得到提升。




上一篇:追着雪花看新疆腰站子挺直“腰杆子”   下一篇:关于赊天孕项网友是怎么说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