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黟县洪星乡把基层调解工作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抓手和突破点,转变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基层矛盾纠纷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创新工作举措,构建多元立体调解工作新格局,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实现了乡村和美善治的“蝶变效应”。
优化完善“党建+调解”模式,夯实调解工作组织基础。把调解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中来,做到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把村“两委”干部全部吸收为村级调解委员会成员,每个村都聘用一名专职党员调解员。鼓励拥有党员身份的“乡贤”“五老”,积极协助乡村两级调解组织开展日常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对疑难复杂纠纷共同参与包保化解。积极将人民调解知识培训融入党员培训工作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推动深化“双网”融合,提升纠纷排查处置能力。把基层纠纷排查网络“无缝”嵌入到乡村网格化工作体系中来,推动“线上”“线下”两张网互通有无,交相呼应,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网。全乡50名网格员每天在为各自的联系户开展各类服务时,在与群众沟通交流中,开展纠纷排查,发现苗头隐患,及时反馈。依托微信村组政务服务群、警民议事厅、“解纷码”APP等各类线上平台,鼓励发动群众或纠纷当事人积极上报各类纠纷信息,及时由平台管理员根据工作流程,分析研判,分流处置,形成工作闭环。2024年以来,全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件,全部调处成功。
扎实开展基层自治品牌创建,开展纠纷源头系统治理。结合洪星乡工作实际,打造“星和合”治理品牌,遵循谦和包容、相互守望、和美与共的社会理念,倡导人人和谐相处的新风尚,减少纷争和摩擦。优化政务公开模式,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6个村打造百姓评理说事点,引导群众对村内事务进行广泛评议,集中反映民意民智,尽力避免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和堵点。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无访村等各类评比创建,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乡村普法,打造实用管用的调解文化阵地,不断提升纠纷源头治理“软实力”。(张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