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国家——斯威士兰,毫不掩饰地表示会参加新一任台湾领导人赖清德的就职典礼。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斯威士兰此举无疑是将自己放在了中国的对立面,若非有数图,绝对不会如此大胆地无视中方警告。
1949年,蒋介石带着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地区后,就有了所谓的“邦交国”,一开始有47个,但到如今,却只剩下12个。
其中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简单来说,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与台湾地区断交。这也成了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外交原则之一。
而蒋介石,意图“反攻大陆”,也早早地联络各国驻华大使,要求其不能承认即将成立的人民政权,继续以“中华民国”的名义,与各国展开交往。
要知道,无论是蒋介石在台湾地区安营扎寨,还是民进党的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美国的弄权干涉。也正因有了这个超级大国的站台,很多国家成了台湾地区的邦交国。
可是,美苏冷战时期,美想拉拢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只能先抛出橄榄枝。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法国是整个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合法的国家,也间接推动了美国的决定。
斯威士兰位于非洲东南亚地区,面积不过1.8平方公里,而人口约为72万,经济发展倒数、贫富差距极大。
这种情况与其他非洲小国,没有差别,甚至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南部非洲各国中唯一一个禁止政党参加选举的国家。
一直以来,台湾地区使用的是“金援外交”的方式,为自己打开的“外交关系”,即无条件地满足对方的经济要求,以获得继续支持。
因此,对斯威士兰也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合作计划,只是单方面的援助,而非互利共赢的合作贸易。
尤其是2018年后,布基纳法索与台湾地区“断交”,而斯威士兰就成了台湾地区在非洲地区的最后一个“邦交国”,更是小心翼翼地呵护。
比如,蔡英文在斯威士兰建的战略储油槽,名为“以备台湾(地区)不时之需”,实则是斯威士兰的保命丹。
2023年金砖峰会期间,除了斯威士兰,其他非洲国家都到场参加。这也是因为主办方考虑到中国原则,若邀请其,势必是挑战中国的国家主权与尊严,哪里还能友好合作。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斯威士兰投向台当局,看似占了便宜,实则是不利于自身的长期发展,甚至长此以往,也会在非洲大陆遭受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