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公司百发海水淡化厂,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公司与礼思(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全球首个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海水中储有2300亿吨锂资源,且海水作为一种非传统资源,不受地缘政治的限制,业务全面拓展后,将助力我国锂资源自主可控。
锂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必备原料,被誉为“下一代石油”。随着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市场对锂的需求大幅增加预计未来30年将消耗目前全球可开采锂储量的三分之一。
就全球锂资源储量来看,截至2020年,全球锂矿(碳酸锂)储量1.28亿吨,资源量3.49亿吨。
但锂矿项目建设周期普遍偏长,从项目申请、环境评估、申请开采许可证、再到建设选矿厂需要7年左右时间,锂资源产能难以跟上快速增加的需求,一时间供需关系变得较为紧张。
为加大资源供给,抢抓红利机遇,含锂的各种原料受到市场的青睐。除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盐湖提锂外,油气田提锂、锂渣提锂都被提上日程。
去年9月,金圆股份公告,子公司金圆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吴浩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合作开发锂渣提锂及高价值综合处理项目,共同开发锂渣提锂。
去年10月,金圆股份公告,子公司金圆新能源与锦锂新能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子公司拟以股权转让+增资的方式获得锦锂新能超过50.1%的股权,双方共同开发油气田提锂项目。
今年1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龙王庙组气藏气田水近日产出首批成品碳酸锂,标志着国内首套规模化连续运行气田水提锂工业化中试装置成功投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