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米粮仓,草原深处大厨房。兴安盟是农牧业大盟,是世界公认的最佳养牛带,去年以来“兴安盟牛肉”乘借“兴安岭上兴安盟”的域牌春风,鼓足“牛气”,使出“牛劲”,大干“牛事”,全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伴随着机器运作的轰鸣声,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牛肉加工冷链物流项目运营启动仪式在科右中旗举行,这是继百利舸现代肉牛产业园区、中农兴安种公牛站、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之后,兴安盟又一个建成投产的牛产业项目。
“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牛肉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2.7亿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及配套成熟的管理营销团队,工艺设计起点高、标准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屠宰10万头肉牛、年配送20万吨优质牛肉的生产、加工规模,产品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斌说。
该项目的投入运营标志着兴安盟肉牛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有效对接延伸,将有力助推“饲草种植—良种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牛产业全链发展。
2022年,兴安盟启动了肉牛产业再造行动,研究制定了“兴安盟肉牛产业链重点项目区域分布图”,依托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相互支撑,肉牛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向好的态势。目前,兴安盟肉牛存栏量达142.7万头,较去年稳定增长10万余头,全盟肉牛标准规模场近500家。
在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布日很茫哈嘎查,养殖户吴七十三正忙活着接牛犊。“去年已经接了50多头牛犊,还有10多头待产的母牛。”他看着满圈的牛高兴地说。
兴安盟创新开展了牛活体抵押贷款,激发了农牧民的养殖热情,不仅养牛数量大增,而且进入了利润丰厚的育肥牛养殖领域。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科尔沁右翼中旗支行已在科右中旗投放牛活体抵押贷款25.3亿元,惠及5家龙头企业和2.2万余户养殖户。
“这两年我在农行一共贷了40万元,除了建牛圈,还购进了西门塔尔母牛,扩大了养殖规模。西门塔尔牛产的牛犊比原来的本地牛犊能多卖不少钱,养殖效益也越来越好!”吴七十三告诉记者,他家新建了标准化棚圈,肉牛养殖规模达100头以上。
同样,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嘎查牧民宝冬宝的家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安然进食。“我家的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品质上去了,价格也就上去了。”宝冬宝介绍,他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初的50头发展到如今的130余头。
以良种繁育打造肉牛产业发展芯片。作为兴安盟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宝冬宝口中的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为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从2020年9月至今,该公司免费发放优质冻精16万剂,配种基础母牛6.2万头,已产牛犊3.7万头。目前,科右中旗肉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2018年的1.5万户、200家增加到3万户、500家。在肉牛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5000元以上。
“兴安盟牛肉味道香、品质好!在北京一定有大市场!”3月19日,在重庆市举行的京蒙消费帮扶集采推介会暨帮扶产品“五进”活动现场,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正源本味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亿元牛肉采购协议;
以“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为王牌产品的旗舰店成为兴安盟农产品的新驻地。4月7日,兴安盟生态农产品直营店——源在兴安品牌直营店在京揭牌,兴安盟绿色优质生态农产品进一步进入北京市场;
鼓“牛气”,使“牛劲”,干“牛事”。兴安盟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肉牛产业新路子,不断扩大优势、补齐短板、做优品质,不断壮大“牛经济”、强壮“真筋骨”。(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刘也)
6月16日,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成果转化领军机构,牵头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成立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 据悉,共同体将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与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以项目为牵引、平台为支撑、产业化为目标,凝聚合力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打通难点堵点、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6月16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9年,全区12个盟市的83个旗县(市、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8966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14%;有92个旗县(市、区)分布有沙化土地,面积为59723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66%。监测成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程度连续“双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