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有钱的城市被低估太久了
时间:2023-09-16  浏览次数:663

  在中国的东南一隅,有一座古城,在千年以前代表着国家最鼎盛的经济实力。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东方第一大港”。两年前的申遗成功把它再次推到世人面前,但它依然低调得不像话。

  城市漫游的第一站,我们走进泉州,看这座500种神明济济一堂的“神仙城市”,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落寞与荣光,才形成了如此开放而包容的城市气质,养育出一代又一代虔诚而勇敢的“转究郎”?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士族逃离中原,一路向南播迁,以林、陈、黄、郑等八姓为代表的“八族”进入福建,自此留居东南[1]。

  在统治者眼里,这里是一个几乎等同于“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横亘西北至西南的戴云山和博平岭形成了天然的边界,也长期阻隔了正统文明的进入。

  流经闽南的三条河流,形成三处冲积平原,天然地划分出三个行政区域,泉州平原上的原住民,长期以渔猎采集和小规模农耕为生,直到北方汉人的到来,才得以共享“农业革命”的成果[2]。

  北宋元丰年间,泉州府的户口数排名全国前八,到南宋淳祐年间,泉州人口已达到唐开元的5.4倍[1]。

  人口的增长,呼唤一个容纳更多市民的城区。历代地方官不断扩建泉州城,因为状似鲤鱼,从此有了“鲤城”的别称。

  五代“晋江王”留从效主政期间,在城内遍植一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刺桐树,经西方航海家的传播,又赋予了泉州“刺桐城”的美名。

  随着地方人口的渐趋饱和,泉州面临地少人多、农产品不足的资源困境,向海而生的泉州人,迎来了一次重新选择经济模式的历史机遇。

  依山面海的泉州,地处华夏与海外岛夷之间,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带来深水良港的天然禀赋,“以海为田”成为了解决人口压力的一大良策。

  与此同时,在这个荒服之地,商业不像中原地区那样遭受鄙夷,发展海外贸易的路径,就这样成为了泉州人无法拒绝的选择。

  然而,此时的泉州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许可。南面的广州、北面的杭州、宁波扼守海关,来泉的外商,只把这里当作一个高效的货物转运中心[1]。

  他们在此停留,是为了等待季风的来临,为远航提供助力。殊不知,把泉州驶向闽南乃至全中国商业中心的航船,也已经暗暗蓄力,只欠一阵海风。

  宋元泉州造神线年,北宋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这意味着泉州终于成为了官方的外贸海港。泉州商人迎来了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泉州也走进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1]。

  另一方面,泉州也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在此定居。在西方旅行家的笔下,刺桐城里生活着各种民族和中国本土的商人共济一堂,文化相交。

  与外国来客们一同抵达泉州的,还有世界不同地区的宗教。无论何种信仰,在这座城市里都被视为应当。

  变幻莫测的大海,造就了泉州人虔诚谦抑的底色。海上贸易最大的风险来自天气和海盗,人们唯有借助神灵获得内心的力量,才有勇气去往未知之地大浪淘金。

  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桥——安平桥,曾经是通往漳州、广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如今依旧伫立在泉州城西南的海湾上,勾起人们对那个大航海时代的无限遐想。

  身处海外时,他们通过侨批与家乡保持联络;回到故土后,这群华侨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建材,建造出融合了南洋与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骑楼和番仔楼。

  到20世纪末,已经有600多万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地 [10]。

  华侨们制作出的泉州牛排,有着和所有西式牛排不同的风味,用咖喱和中式药材的芳香勾起你的味蕾。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作为海防前线的泉州,屡次和经济扶持的资源擦肩而过。改革开放前,泉州的经济总量曾居福建全省地市倒数第二[11]。

  这里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安踏、特步、七匹狼,恒安、盼盼、达利园,这些国民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出自泉州。

  你会发现,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里,泉州不似一座座面貌雷同的网红城市熙攘喧嚣,始终以一种沉稳的姿态迎接四方。

  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在长大成人后,就带着这样的祝福启航,自由无畏地跃入有着无限机遇的海洋。但和许多逃离家乡的游子不同,他们发自心底地为泉州而自豪。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能轻松地凭借口音认出同乡,说出那句和家乡重新联结起来的暗号——“鲤厚,哇喜转究郎”。




上一篇:国产新突破|磅策医疗HAIRO??植发机器人临床试验工作在华山医院顺利开展!   下一篇:A型、B型、AB型、O型哪种血型的人抵抗力好?医生揭晓答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