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工作院·八月月刊
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663

  面向社会基层,服务社会治理,培养实操优秀、理论厚实、创意活跃的社工人才和公益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基地。

  8月18日,我院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了《从财务看业务——上半年运营分析》主题培训。在培训总结环节,全体参训人员围绕“如何将财务数据转化为业务洞察”这一核心议题,结合各岗位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为进一步优化下半年工作策略凝聚了共识。

  8月2日,由我院主办的高・见”研讲社——全国高级社工师公益讲堂顺利开展。本次研讲社特别联合洁柔・公益“洁”力棒——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共创计划,以“ESG、慈善公益与社会工作融合”为核心主题展开深度探讨。由我院长余令主持,邀请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唐咏、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选国、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市宝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聂祝兵组成点评嘉宾团,从学术研究、行业实践等多维度提供专业指导。

  3.2025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

  8月22-24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我院深度参与本次学术盛会,在多个重要论坛发出“深圳声音”,分享特区经验,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在“从专业到卓越: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中,我院余令院长主持了“高级社工人才培养”单元,该单元汇聚了四项前沿研究,从宏观到微观深度探讨了培养的核心要素与理论路径。

  我院副院长游晓庆在“高级社工人才培养”分论坛发言,以“公益‘洁’力棒”计划为例,提出“企业—院校—机构—学员”四维协同培养路径,构建“能力—行动—产出”三位一体框架,为社工产教融合提供了“深圳方案”。

  我院副院长周燕琼在“走向成长与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与城乡青少年全人发展”分论坛,发表题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的演讲。她基于我院一线实践,提出以实践为起点、人才为核心、知识为纽带、服务为目标的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产教研学一体化”知识构建模式,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8月4日,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社会工作者技能竞赛方案评审会在工人文化宫体育馆会议室开展。

  8月7日,我院参加由深圳社会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深圳社工继续教育评审会。我院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审议,为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培训质量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本市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8月5日,2025年第二期(总第27期)深圳市社会工作者上岗仪式圆满开展,本期共有*位伙伴加入深圳社工大家庭共同学习成长,本培训旨在给新上岗社工提供专业学习与成长平台,让社工们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让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8月14日,2025年护苗师者——“头雁领航”队伍赋能计划选拔面试于我院成功举办。此次面试特采用线上模式进行,搭建了高效的云端考场。

  8月22日,龙华区残联系统“人才森林”培育计划(第四期)AI主题工作坊围绕《AI 辅助自媒体矩阵运营策略》《AI 实践与创业分享工作坊》顺利开展,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学员反馈积极。

  8月24日,由我院承办的黄石市“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公益人才培训班8月线上集中学习培训在下陆区杭州西路社区大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为聚焦志愿服务赋能本职工作的价值与策略、社区志愿服务需求挖掘创新的途径与方法的工作坊。

  3月起,由我院主办的“土&川AI读书会”每周一晚上在蓝书坊开展公益交流活动。每期选取一个“费孝通关键词”,与深圳的现实结合展开多元讨论。目前土&川AI读书会已顺利开展十九期,其中8月份主题如下:

  8月11日,本期土&川读书会邀请了深圳市爱多多文化主理人,全国皮影艺术教育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委员黄茉担任分享嘉宾。以传统文化保育与趣传播为题,共读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既需以各美其美的敬畏守护匠人精神,也要用美人之美的胸怀推动创新表达。从各地博物馆文创的破壁出圈,到B站非遗UP主的千万播放,传统文化正以意想不到的姿态活过来。

  8月18日,本期土&川读书会邀请了绿益计划往期项目“禁塑减塑·我们“布”一样——樟树布社区禁塑减塑行动计划”负责人、樟树布党群服中心主任尹毅,与“大望‘的嫂’的绿色行动项目”负责人、大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奇润,以读书会的形式分享案例,围绕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展开交流分享,并对”绿见社区・益创未来——深圳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支持计划第三期“相关招募工作进行介绍及答疑说明。

  8月22日,土&川读书会邀请城市规划师、深圳街猫本土文化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李凌云,与予禾公益、予一教育创始人陈怡霏担任分享嘉宾。两位嘉宾分别从古村落保护与山区教育实践出发,围绕「乡土教育」主题展开一场跨领域对话,分享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教育中的思考与探索。

  8月6日,海同高质量引擎2025:中层管理者赋能与组织效能升级行动计划《经验萃取案例》指导工作坊顺利开展。本项目聚焦“管理赋能”与“督导增效”双线并进,提升团队的工作效能和向心力,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环境。

  8月26日,围绕《情景领导法在团队管理中的运用》,通过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演练,让大家掌握该方法的使用。

  8月21日,由深圳市宝安区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我院承办的益民“慧聚品牌·益星培优”品牌提升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本次项目旨在培养一支具备品牌战略解读与传播能力的项目骨干队伍,并进一步优化社工服务项目运作机制、提升项目品牌知名度与辐射力,推动优质服务模式向更多社区延伸。

  8月1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指导,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单位,我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社会治理学院协办的洁柔·公益“洁”力棒——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共创计划第二期在深圳顺利启动。

  8月16日,由龙华区总工会主办的“工惠行”职工活动——关爱新业态劳动者子女“小候鸟”成长结营仪式成功举办,我院作为监测方参加并与龙华区总工会、项目执行方进行交流。

  8月17日,“筑福加油站——福田区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创建赋能支持计划”在滨江社区开展玉田村青年社区营造计划“民生微实事”申报项目社区议事会,通过议事会收集社区青年、在地商户、社区对于“青年社区营造”的看法及建议,促使“民生微实事”项目方案完善,更加符合社区和居民需求。

  8月28-30日,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指导下,深圳市慈善会、我院执行的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圳帮扶”资助计划 开展第1次项目督导,3位督导分三组对30个项目进行督促指导。一方面了解项目进度,另一方面针对项目前期执行的问题或困难做及时回应,为项目的整体执行和执行做好保障。

  8月29日,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我院主办的绿见社区益创未来——深圳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支持计划(三期)启动发布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可持续社区行动模式主题沙龙活动顺利举行。

  新书《绿色社会工作的社区实践》由主编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咏教授与万科公益基金会、我院两方代表共同揭幕。该书凝聚了“绿益计划”前两期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和鲜活案例,也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环保的方法指南,得到现场嘉宾的大力关注。

  8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一行来访我院交流参访。双方围绕金融赋能社会工作、公益项目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8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一行来访我院参访交流。双方围绕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发展等内容展开了充分交流。

  8月27日,北京文启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拜访学院,双方围绕AI讲师与课程合作相关事宜展开交流。

  8月28日,惠州市心理健康文化协会来访我院参访交流。双方围绕深惠两地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及项目运营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展开交流。

  8月28日,由中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珠海市社会工作协会承办的2025年珠港澳社会工作暨市“两社三中心”建设交流活动在珠海举行。我院院长余令作为深圳市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受邀出席,并以《让社区“活”起来——社区运营与“两社三中心”创新实践》为题作专题分享。

  8月14日,我院副院长周燕琼为宁波市宁海县民政局“宁好明天|聚爱计划·儿童福利骨干人才专题研修班”开展《未成年人活动的设计与评估》主题培训。课程内容扎实、案例丰富,获得参训学员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当地儿童福利骨干的专业服务能力。

  8月15日,宁波市海曙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专题培训会在真和大厦报告厅顺利召开。我院副院长周燕琼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协同治理模式的深圳探索》为主题,分享深圳在社工和志愿者融合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为海曙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8月28日,我院副院长游晓庆受邀前往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就城中村治理及老屋活化利用等主题进行交流与实地走访,与社区共同探讨可行路径。

  我院联合国内知名高校,面向社会工作行业及全社会开展2025年1+X证书“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支持和鼓励更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持“双证”(专业学历证书+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等级证书)上岗,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报名。

  我院2025年职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上新:心理咨询、沙盘游戏、园艺治疗、生涯规划、PMP项目管理……报名通道陆续开放中,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报名。

  四十五载风雨兼程,深圳从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国际都市,以敢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史诗。作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深感自豪。深圳的开放包容、创新进取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专业化、本土化的服务模式,用温暖专业的力量守护市民福祉、促进社区和谐、助力社会发展。

  展望未来,我院将继续扎根深圳热土,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与城市同频共振,为深圳建设更具韧性、更有温度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贡献专业力量。祝愿深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勇立潮头,创造更多让世界瞩目的辉煌!

  为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华社8月28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核心引擎,2015年6月,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与推动下,由教育部门作为主管单位,由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和市慈善会共同发起,成立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成为国内专业社会工作领域的第一家专门学院、5A级社会组织。我院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深圳智库联盟等多个行业组织的成员。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充分发挥广泛连接党、政、社、企、学的平台型、枢纽型、支持型组织优势,以创院院长、知名教育家章必功教授提出的“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院训为魂,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围绕人才培养、知识产品、示范项目、咨询研究四大版块,为构建产教融合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和实践创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而砥砺奋进。




上一篇:郑钦文登时尚大刊封面!表现力压倒超模带伤坚持拍摄   下一篇:深刻把握全球治理倡议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