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揭牌成立
时间:2024-08-09  浏览次数:663

  6月2日,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智库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智库专家委”)正式揭牌成立,智库专家委旨在聚集各领域专家智慧和力量,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仪式由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主办,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协办。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田力普,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国务院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北京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禹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大会。

  马培华指出,企业、企业家、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融合互动,是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内容。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是中国第一个围绕支持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而成立的商会组织,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商会自身建设也得到快速成长,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商会智库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汇聚来自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战略指引。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明德在致辞中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领头雁。在北京市工商联的正确领导下,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的全面建设和创新发展取得优良成效,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智库专家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科学化、专业化、高端化迈上了新台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徐卫杰表示,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金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商会进行“服务融合”,积极与商会共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经营发展,在智库服务、金融服务方面赋能企业发展,全力探索科技、产业、金融领域系统性融合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机制,注入首都科创金融动能。

  智库专家田力普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创新上,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智库专家委的成立非常有必要。

  智库专家赵华林表示,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专精特新企业良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财税的福利、全社会的关心,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

  工信部材料工业司原司长周长益表示,用人工智能来赋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符合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要使用更少的能源,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

  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是既有国际经验借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本土经验积累的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性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志强表示,当前我们面临百年之大变局的颠覆性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以科技的创新驱动为核心,成立智库专家委的目的就是搭建平台,请各领域专家共同为北京市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贡献。

  智库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资本研究院原院长刘纪鹏表示,专、精、特、新这四个词让我们聚集一堂,共谋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发展,这项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资本和金融的结合,以金融与科技企业的高度融合推动和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禹表示,商会组建智库专家委员会,旨在通过整合各方智力资源,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加专业性、前瞻性的指导与服务,将成为推动我市乃至全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囊团。专家委员会要提供专业服务,围绕政策研究、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本运作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与指导;要构筑专业平台,积极争取赋能,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集群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科技企业与金融的融合协同发展,现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会议第二阶段进行了“专精特新大讲堂”首讲——走进邮储银行,由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带来“人工智能模型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对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抓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中的机会提出建议。

  据介绍,“专精特新大讲堂”是北京专精新企业商会为帮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拓宽思维、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服务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定期举办的系列学习讲座活动。(光明网记者 战钊)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即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迅速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进行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机器人作业,离不开人工精准操控。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迅速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但Numina团队在获奖后表示,要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仅靠语言模型可能还不够。英国伦敦数学科学研究所何杨辉称,AlphaProof这样的系统对于帮助数学家证明问题很有用,但它无法帮助研究人员确定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中国在参与建设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近日,中方向国际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实物贡献的首批SKA中频天线结构,在河北石家庄完成出厂验收,启程运往位于南非卡鲁地区的SKA中频天线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林草局与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所在省份建立了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适应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健全纵向有机衔接、横向有机联系的监管网络,将安全治理嵌入研究开发应用的全过程。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首站。今年6月,正理庄油田生产区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90万吨,有21口油井实现自喷,日产原油从220吨提升至415吨。




上一篇:安图县新增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下一篇:2024年8月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招聘专干4人公告(广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