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烤天”外卖小哥的“降温费”失踪了?
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663

  8月以来,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炭烤模式”持续发力,不少城市最高气温达到40度。在高温下送餐的不少外卖小哥虽然防晒装备“全副武装”,但在炙热天气下仍然汗流浃背。

  中央气象台6月7日开始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可能更热,极端天气出现次数或更多。”

  有数据显示,8月21日全国不少地区最高气温37℃以上,湖北东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夏季高温已至,躲在空调房里似乎成了最惬意的事,进厨房想想就流汗。很多人选择叫外卖,解决一日三餐,外卖小哥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他们头戴安全帽,骑着电动车,在滚烫的马路上飞驰。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他们身上,皮肤都被晒得发红。

  2022年7月10日,外卖小哥小郑冒着烈日连续工作十小时后晕倒。来到急诊室时,他全身高热,体温最高达42℃,同时整个人已经昏迷。经过诊断,小郑是因为在高温下工作太久导致热射病。

  2023年8月3日,持续工作了12个小时的黄师傅下班回到家,感觉胳膊和腿上的肌肉有些抽筋。到了晚上10时许,黄师傅抽搐频率变高,被家人连夜送进急诊室,医生诊断为高温引起的热痉挛。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更有甚者,有些外卖员表示有所谓的“高温津贴”,但仔细一看,这哪是什么津贴,分明是“高温激励”。就是你在活动期间跑单的话,只要完成目标就可以获得这个津贴。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作为专职外卖配送员的徐先生在视频中表示:“国内最大的外卖平台的高温补贴开始了,奖励我看了都摇头,一年比一年低。”

  外卖骑手虽然跑单时间更自由,但要拿到高温津贴很难。高温津贴是在平台APP内发放的,每单是0.5元—3元,但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条件,比如距离以及跑单数量等。

  2020—2021年间,各大外卖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包含高温津贴的“挑战赛”,看似是一种给骑手的“变相补贴”,但规则却远比表面上更复杂。

  今年6月,国内最大的外卖平台又推出六大措施为骑手防暑降温。其中包括外卖骑手的高温津贴、“高温关怀金”专项补贴,如单单补贴、长线活动。

  专职骑手徐先生表示:“津贴是只跑午峰期和下午茶才有,晚高峰的单子不算。并且必须要签到11天才可以拿到津贴。一共分为两档:跑够120单,奖励60块;跑够180单,奖励120块。但天气太热了,感觉第二档拿不到。”

  不得不说,高温之下,外卖行业依旧繁忙。然而,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许多外卖员未曾享受到应有的高温津贴。

  “太阳晒得我头疼,走路都没力气。高峰送了两趟,我都受不了了。跑了一个半小时,帽子、头发都湿了,一脸的汗。我都挑高价单送了,可外卖单都是四块的,最多也就给四块六。”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行业曾经流传过这样一段话,“随便跑五六千,认真跑七八千,拼命跑月入过万。”

  然而,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进入外卖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今年的外卖骑手人数已破千万。烈日下的外卖小哥想月入过万,必须每天在40℃+的高温下,至少工作10小时。

  一位来自河南的外卖小哥表示:“河南送外卖的骑手很多,如果不抓紧时间跑,一个月到手只有4000块。跑得快的一个月才有6000+。”

  根据《美团202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有超过624万骑手在美团获得收入,日均活跃骑手也超过了100万。

  《2023年饿了么骑手权益保障报告》指出,报告期间(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饿了么平台上的活跃骑手超过400万。

  在炎炎夏日,高温津贴本应是外卖员辛勤工作的一份应得保障。然而,众多外卖员竟然从未见过高温津贴的踪影。我们不禁要问:外卖员的权益究竟何在?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送外卖赚钱快,收入又高。然而,外卖平台并不为骑手缴纳社保,可见骑手缴交社保并不容易。

  2021年,外卖平台发布了第一份《2021年度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首次提出了“同舟计划”。

  2023年,外卖平台发布了《2022年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从四大方面阐述了美团在保障骑手权益各项工作上的进展。

  如果将这两份《报告》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年时间内,外卖平台虽然积极地采取行动来保障骑手权益,但某些要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比如高温津贴,本应是对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的一种关怀和补偿。但对于众多外卖员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

  有的平台虽有补贴,但金额微薄,难以弥补他们在高温下付出的艰辛;有的平台甚至根本没有任何补贴措施。

  真正的高温津贴,应当是无条件的、足额的,能够切实减轻外卖员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负担。而不是以各种名义和形式进行克扣和削减。

  可现实是,所谓的高温津贴,不过是名不副实的“高温激励”,往往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奖励,或者是附加了诸多条件的杯水车薪。这看似是一种关怀,实则与真正的高温津贴相差甚远。

  2023年,南京规定外卖员最低工资提高到4500元,连续接单4小时,可以停止接单休息20分钟。

  但是,目前的补助政策都是阶段性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卖小哥的部分困境。不同地区之间的补贴力度也是参差不齐。

  酷暑盛夏,外卖员用最快的速度将饥肠辘辘的我们与美食连接在一起。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交通安全风险以及权益保障的缺失等问题,不是阶段性的补助政策就能彻底解决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银行股冰火两重天:部分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大型上市银行遭热捧   下一篇:还有潜航器的功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