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来自坦荡而丰富的灵魂
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663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中,医美机构与不法贷款公司联手炮制的套路产业链,让观众见识了“美丽贷”骗局。年轻消费者为了让自己“变美”,背上巨额债务,甚至不得不出卖肉体和尊严。

  影视剧的桥段,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近期,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美容贷”案件,揭露了不法分子利用“美容贷”诈骗的恶劣手段。在该案中,被告人发布虚假高薪职位招聘信息,吸引年轻女性前来应聘,然后要求对方做整形提升形象气质,由此实现诱骗被害者办理“美容贷”的目的。

  贷款公司与医美机构“唱双簧”,让受害者身陷骗局,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惩处。此外,面对不法分子天花乱坠的许诺,受害者为何信以为真,同样需要深思。正如上述案件中主审法官所提醒的:求职者面对不切实际的工作内容,一定要提高警惕,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岗位。把外貌当成用于交换的资源,也是一种投机取巧。

  非法“美容贷”之所以屡屡得手,正是利用了受害者的容貌焦虑。在一些网络视频和影视剧作品的影响下,“颜值即正义”的观念大行其道。然而,工作能力和人品道德才始终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标准。哪怕一些人依靠“颜值”侥幸攀附上位,他们也要时时担心暴露原形,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爱美本不是错,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儿,确实有利于得到他人的欣赏。但是,相比与生俱来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后天努力。在影视作品里,如果演员空有一张“网红脸”却缺乏精湛的演技,只会被观众讥讽为“花瓶”。而在现实中,容貌歧视也在经受更多的反思,多起判例已充分证实,法律保护公民平等就业,反对一切容貌歧视的行为。

  依靠整容手术达到美化颜值的目的,其结果难免生硬且僵化。也许有人觉得,通过整容改善了形象、找回了自信,是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表现。其实,一个人自信心的取得与保持,在于由内而外的精神魅力,也在于他人的尊重与认同。以为仅凭颜值就能无往而不胜,虽然能感到一时的光彩,可一旦事情不遂人愿,注定坠入更大的失落。一个人被狭隘的审美观念绑架裹挟,谈何独立?谈何自由?

  针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些机构宣扬容貌焦虑,营销手段不断升级,有的炮制“1元医美”营销噱头,有的推销低门槛分期贷款,目的都是让年轻消费者“入坑”。一旦轻信他们不切实际的宣传,接受了他们的营销话术,消费者难免失去独立的判断力。最糟糕的情形是:不仅整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陷入债务纠纷和个人财务危机。

  在医学实践中,哪些情况属于整形修复,哪些行为属于医疗美容,有着清晰科学的界定标准。多数接受医疗美容的患者,并不满足整形修复的条件和要求。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一旦医美整容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状况,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很多患者做完整容手术后,还留下难以恢复的后遗症。为了追求外表美而承受身体功能的残缺,其结果显然得不偿失。

  正如那句网络流行语所说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真正的美,永远来自坦荡而丰富的灵魂。面对“美容贷”案例的沉痛教训,年轻消费者在选择医美产品服务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减少不必要的、违背医学规律的医疗美容服务。更根本的是,要养成一双发现内在美的眼睛,塑造富有穿透力的心灵之美,由此才能收获真正的自信。(王钟的)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上一篇:闫瑞祥:CPI数据来袭美指及非美如何对待   下一篇:有关港(ɡǎnɡ)症(zhènɡ)眶(kuànɡ)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