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时代基层治理难题八闽大地上有一道独特的“枫警线”
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663

  千户访、百事帮、万家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通了党群工作、警民关系的“最后一米”,着力破解新时代基层治理难题,在福建依山傍海的地势中,连接出了一道独特的“枫警线”。

  2022年的一个夜晚,两位下党乡村民在古村地瓜田地上争吵不休。得知情况后,下党派出所所长何瑞玉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原来,两位村民是亲戚,一起开垦出这片土地,由于其中一位村民长期外出打工,就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另一方打理,现在想要回自己的土地,对方却舍不得土地里种下的农作物。

  两个人站在山路边上僵持,情绪激动。担心事件升级,何瑞玉将二人请到派出所的“幸福茶馆”调解室,叫来村干部和下党司法所所长,在几方的共同调解下,二人最终和解。

  如今,下党派出所连续三年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以实际行动打造属于山区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林春兰警务室”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出以“警民恳谈会”为依托的线下调解模式和以“东街派出所‘e体+’多维调处平台”为依托的网上调解模式,并整合律师、调解员、退休法官及民警、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开展联调联处,实现“调解不反弹、矛盾不上交”。近3年来,林春兰警务室共化解矛盾纠纷375起,调处率达100%,实现涉警信访零发生。

  2022年4月,东街派出所辖区一工地报警称有几名工人因工资结算问题,堵住工地大门影响施工。经过民警努力,工人虽然被劝离了现场,但双方迟迟未达成和解。后来工人去了省外的工地,林春兰就组织双方通过“e体+”多维调处平台进行线上调解。当事双方登录线上调解平台进行“视频协商”,最终在线上“握手言和”。

  调解思路贴着八闽大地走。福建公安机关先后培育出“海上枫桥”“山区枫桥”“景区枫桥”“园区枫桥”等调解新模式,年均化解矛盾纠纷11万多起;先后建立福州“e体+多维调处中心”、“百万警进千万群”、漳州“甘寨模式”、泉州“排处分离”、三明“微信派出所”、南平“乡警回归”等典型经验做法,有效激活着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景区派出所积极创新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邻舍警务”推动治安巡防“常态化”,会同村“两委”、民宿协会,发动民宿业主,组建“治安巡防队”,在社区民辅警、网格员带领下义务参与治安巡防,让新“枫警”融入武夷山的好风景。

  每逢游客高峰节点,无序停车、交通拥堵也成为南源岭民宿村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景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推动村“两委”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合理标设停车位、交通标线、指示牌,并组建一支由老党员、老村干部组成的交通劝导队,会同社区民警、网格长进行入户宣传、常态巡查劝导,逐步引导村民形成文明停车、安全行驶新风尚。

  今年1月,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以桃源社区为试点,大力推广“社区义警”网格化管理格局,整合社区干部、综治网格员、小区楼栋长、保安员等100余人,在桃源社区率先组织起“桃源义警”力量。

  今年7月,“桃源义警”发现辖区内有可疑人员可能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民警提供线索,协助打掉一个犯罪团伙,抓获涉诈嫌疑人39名,有力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为了守护游客安全,莲前派出所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沟通,整合了一键报警、客流监测等智能化设备,通过5G网联无人机,实现定航巡逻、定点施救,“有了无人机的空中辅助,即使景区面积大、客流量分散,万一遇到突发情况,3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

  原来,当天上午10时许,沉先生的电动车在市中心医院附近被盗。接警后,巷口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立即摸排调查,并将摸排信息反馈至综合指挥室。综合指挥室结合已有的信息展开研判,并将指令派单给案件办理队,办案队民警锁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活动轨迹后,随即针对嫌疑人抓捕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不到4个小时,盗窃电动车嫌疑人就被抓获。

  如此高效的警情处置,得益于巷口派出所实行的“两队一室”勤务运行模式。2021年4月,巷口派出所先行先试派出所“两队一室”勤务运行机制改革,做精综合指挥室,做强社区警务队,做专案件办理队,建立“一室牵引两队”“队队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基层警务运行质态,推动更多警力下沉社区,确保基层基础更加扎实。

  “两队一室”勤务模式运行以来,巷口派出所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8.5%,电信诈骗类案件发案、受损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2.2%、20.7%,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上一篇:铜仁:青绿山村迎客来平安守护增“警”彩   下一篇:有关楚校官吃完请负责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