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教授遗着《周制与秦制》在武汉大学发布
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663

  3月23日,在冯天瑜教授逝世一周年后,制度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冯天瑜教授新书《周制与秦制》发布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在研讨会上指出,冯天瑜教授对我国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武汉大学的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他对学术的执着和专注超出常人。冯先生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骄傲。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总编辑王希介绍了该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周制与秦制》是冯天瑜教授在病榻上完成的最后遗着,学术界和全社会期盼已久。该书认为,制度文化史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其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优秀可取之处,同时吸收外来制度文化的可取之处,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服务。

  新书发布仪式之后,学者们围绕“中国制度文化史”这一主题,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和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等论题,展开热烈讨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术单位的唐翼明、严昌洪、罗福惠、郭齐勇、张国刚、欧阳哲生、马敏、陈伟、陈锋、徐少华等20多位学者发言。

  学者们在发言中回顾与冯天瑜教授的学术交往,追忆他的学术精神,高度评价他的学术成就。学者们指出,冯教授虽然与世长辞,但《周制与秦制》凝聚着他晚年的思想精髓,是弥足珍贵的学术遗产。冯先生谦逊温和、朴实真诚的君子之风,博闻强识、长于思辨的学术才能,以及多才多艺、妙笔生花的人文修养,无不展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激励着青年学人专心向学、勇攀高峰。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沉壮海表示,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冯天瑜先生雕像,艺术地再现了这位历史大家、文史名家的气度和风范。在雕像揭幕的时刻,我们不仅深切缅怀冯天瑜先生,更要弘扬先生的治学精神,扎根祖国大地做学问,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将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谱写新篇。

  冯天瑜教授的同事、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胡德坤,深情地追忆了与冯教授相识相知近四十年的点点滴滴。他说,冯老师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终生为国为民,奋斗不息。他用“珞珈又一擎天柱,桃李无言自有蹊”的诗句,赞誉冯天瑜教授的正直品格和杰出贡献。

  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作为冯天瑜教授的学生代表发言,认为冯先生终生坚守平民本位和学人初心,坚守家国情怀、批判意识和人文精神,学生们立誓要继承先生遗志,学习先生优秀品格,砥砺前行。

  冯天瑜教授的故乡代表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刘晓军主任和家属代表冯天瑾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学者们共同参观“冯天瑜教授纪念展”。(通讯员刘欣然王梓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了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着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迭”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上一篇:9月股票策略私募领跑年内收益率已由负转正   下一篇:未分配利润为负472亿元中电兴发:会加快回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