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宁夏代表团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代表、宁夏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李郁华介绍了宁夏代表团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的情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宁夏代表团依法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建议共79件,其中议案5件、建议74件。74件建议中,以代表团名义提交21件,代表领衔提交53件。李郁华表示,这些议案和建议谋划早、部署早,抓重点、带全面,察民情、汇民意,凝聚着宁夏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承载着729万宁夏人民的重托,既有“国之大者”的“大写意”,也有“民之关切”的“工笔画”,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高共情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2023年10月起,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即开始着手准备议案建议素材。今年2月,自治区领导带队赴五市开展在宁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为履职尽责、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提供重要参考和实践依据。两会召开前夕,代表团专门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对议案建议素材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议案建议稿。
李郁华说,代表团立足宁夏实际,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盯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东数西算”等重大机遇,扎实开展调研、精心研究选题,确保站位高、立意深、落脚准。如关于支持西部省区加强合作,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议;关于支持宁夏加快“四水四定”先行先试的建议;关于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有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规划建设“疆煤出疆进宁”铁路运输通道的建议等,都是兼顾了宁夏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建议。
“这次向大会提交的74个建议中,涉及民生的建议有12件,既有群众密切关注的统筹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低速电动车监管等建议,也有群众热切盼望的改扩建银川河东机场、推进银川至太原高速铁路(银川至绥德段)、推动现代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等建议,”李郁华表示,会前代表们深入基层一线“走”“看”“听”“问”,深入了解民生需求、深刻把握社情民意,确保这些建议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磊 张文攀)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履职7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代表每年都会提出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同时不断延伸履职触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作用,不同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