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隐患追踪4地盘危险品乱放遇巡查即“走鬼”
时间:2023-04-21  浏览次数:663

  图:尖沙咀中间道11号建筑工地上月发生四级大火,波及附近至少5栋大厦,消防员扑救约9小时后才将火救熄。

  尖沙咀中间道11号建筑工地今年3月2日发生四级大火,大厦瞬间化为巨型“火棒”的灾难性场面仍历历在目,事故引起社会关注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根据消防处数字,过去三年消防处派员巡查建筑工地2525次,共发出三张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以及作出三宗违反消防安全有关条例的检控,期内未有工地因消防安全问题而需停工。

  巡查多却检控率低,原来有蛊惑!有工程师向《大公报》透露,大部分建筑工地都不太重视消防安全,每有消防人员来巡查便有俗称“天文台”的专人通知“走鬼”(逃避执法人员),把易燃品放回安全位置及清走杂物等。另外,地盘安全主任为承建商聘用的员工,存在“自己人监管自己人”的漏洞。\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文) 古倬勋(图)

  消防处前处长林振敏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相关法例及监管制度有改善地方,目前消防处拟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计划”,由专业机构助缓解巡查人手不足及资源有限问题。消防处回复表示期望可于今届立法会提交相关附属法例草案,但现阶段并没有计划把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监察职责涵盖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措施。

  根据消防处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消防处派员巡查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次数为747次、909次及869次(见表),而发出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的数目分别为0、1及2张;违反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条例的检控数字分别为0、3及0宗。当中于2021年作出的3宗检控,均为违反香港法例第295章危险品条例第6(1)条,即在未领有相关危险品牌照的情况下贮存超过豁免量的危险品,相关人士已被定罪罚款。另外,根据消防处纪录,过去3年内未有建筑工地因消防安全问题而需停工。

  一名在业内拥有十多年经验的工程师陈先生向大公报记者透露,地盘极少收到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或相关检控,但并不代表地盘火警风险低,相反,大部分地盘都不太重视消防安全。他说:“当然未做足(消防安全)!地盘内工程一直在变,很难依足条例(《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措施》)来做,二来照足的话要做多很多工夫,拖慢工程进度,好多时都只眼开只眼闭,好‘Hea’。”

  他续说:“不过呢啲‘偷鸡’嘢点会畀外人见到,特别係表面明眼见到嘅消防安全,例如易燃品、烧焊燃料风煤樽,平时就摆喺方便用嘅位置,到有人嚟巡查,楼下已经有同事叫‘走鬼’,工友立即收拾,把易燃品放返安全位置、清走杂物,肉眼可见之处均跟足通告(《防火通告第十三号─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措施》)来做,至于眼见不到的,例如消防设施是否运作正常,就很难说了。”

  另一隐患,是现时针对地盘安全的相关条例存在漏洞,陈续指:“现时法例要有安全主任,大地盘更要有安全监督,他们不只监察消防安全,所有关于安全事项都要负责。不过现时业界九成以上安全主任都係承建商雇用,即係‘自己人监管自己人’,并非由第三方监管。如果地盘有安全问题,安全主任同自己公司讲(承建商),搞妥了事,得过且过。试问有多少人会全面测试消防泵?”

  事实上,三月发生四级大火的尖沙咀中间道建筑工地,消防处在去年八月巡查期间已测试其输水设施,亦向负责人提供消防安全建议,惟发生火警当日,消防处人员发现工地地面的固定消防泵未能正常运作。

  日前大公报记者重返尖沙咀中间道11号重建地盘观察,发现地盘已如常施工运作,部分烧毁的棚架已拆卸并正在重新搭建,起火楼层仍有被火烧黑的痕迹,外墙上不少爆裂的玻璃尚待处理。地盘外,部分范围架设了水马,而附近的港铁站出入口及邮局则暂时关闭。

  消防处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就早前工地建筑物地下入口消防泵未能使用的情况,已根据《消防(消除火警危险)规例》第3条向有关人士发出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目前有关改善工程仍在进行中,消防处会适时进行巡查及跟进,并因应上述情况制定了紧急应变方案,包括在该工地安排临时水泵以备有需要时使用。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起火原因有待确定,暂时发现并无可疑。




上一篇:“谷雨”:暮春将尽初夏即至   下一篇:澳洲200米浅海发现深海生物专家称是漂浮之城本不该出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