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婆一个军统一个新中国开国将军家中的“无间道”
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663

  乱世中,入棋局者,如进“无间道”,若行差一步,将粉身碎骨。新中国开国将军吴化文家中便曾有过一场事关生死成败的棋局。

  那是1948年,当时的吴化文还是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长,镇守济南。随着形势变化,这场棋局便悄无声息的呈现在他的家中,入局者是他的两个老婆,林世英和赵华珍。她们各执一方,一个是共党一个是军统,无声厮杀,棋局上险象环生......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等问题进行会谈,签订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和《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协议,对解放区发起了进攻,内战开始。随着时间的游走,两军对战局势开始转变。1947年,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而进攻的目标首当其冲便是济南。

  济南是津浦、胶济两铁路的交会点和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且是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大城市。那如何才能避免巨大伤亡而攻破这个被国民党军队自诩为“金城汤池”的城市呢?

  吴化文出生在山东掖县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年轻的时候出来闯荡,投奔了冯玉祥,在西北军当兵。后来在韩复榘部下当旅长和济南警备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他经不起日伪的“扫荡”和诱降,率部投靠了汪精卫……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接受了国民党的整编,被编为第五路军,奉命由徐州沿津浦线月初,他北上至邹县境内时,遭到了新四军的伏击,被歼了一个军,军长于怀安被俘,他侥幸逃脱。

  后来,吴化文率领残存的部队退守兖州,国民党徐州指挥部命令他增援滕县,但他一直畏缩不前。于是,蒋介石认为他靠不住,便想借着济南开会除掉他。吴化文暗中收到此消息,便拒不赴济,这才躲过了一劫。

  1946年7月,吴化文到南京参加军事会议,秘密拜访了冯玉祥,希望能为自己找到另一条出路。就这样,他在冯玉祥的介绍下,找到了李济深,通过李济深和章伯钧,把信息传给了驻在南京的周恩来。

  周恩来收到信息,表示:吴先生愿意到人民方面来,我们欢迎,以后密切联系。从这以后,吴化文与共产党开始有了接触。

  中共中央驻南京代表团将吴化文的情况转告给了华东局,陈毅司令员看到后十分重视,指示华东局国军工作部负责人刘贯一积极开展对吴化文的政治争取工作。

  而吴化文虽然联系了中国共产党,表示了投诚的信息,但态度上又暧昧不明。当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进行大举进攻后,他认为胜负不明,便又与国民党勾结了起来。

  1947年,党组织意识到接下来进攻济南,如果说要有一个突破点,便是曾经跟共产党有过接触,立场不坚定,倾向利益的吴化文。如果能够策反吴化文,让他在接下来的济南战役中单独起义,而后跟中国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合,那必定可以减少伤亡和攻克济南的难度。

  意识到这一点后,党组织便加强了对吴化文的“内线攻心”,发现吴化文先后有妻室四人,原配马玉珍早已病逝,而后与北平协和医院护士长赵华珍姘居,赵华珍是国民党戴笠的干女儿。

  但吴化文的父亲对他们的关系的极为不满,命其脱离夫妻关系,同时,亲自为他主婚,续娶林世英为妻。

  党组织了解到这些信息,又听闻李昌言与吴化文的妻子林世英有亲戚关系,便把他从掖县派到济南开展工作。李昌言来到林世英家里,并没有一下子就表明来意,而是认真做着扫地做饭的工作,陪林家兄弟打打鸟。

  慢慢的,李昌言便跟林家人熟悉了起来,于是,他开始借着闲聊向林家人宣传革命道理,林家人也因此渐渐的转变了态度。

  1947年底,林世英的弟弟林世昌受地下党派遣来做吴化文的工作。林世英思想受此影响,坚定的站共产党,于是,一盘巨大的棋局便慢慢的在吴化文家中呈现。

  林世英见到弟弟来看望,忍不住跟他说起了自己心中的担忧,“你姐夫的部队现在是国民党的“追剿”部队,经常在河南、山东、安徽一带跟共军打仗,导致我整天总是跟着他提心吊胆的。”

  林世昌听此,便关切的劝说林世英,“要劝告绍周兄,不要为蒋介石卖命,以免中了圈套。再这样下去,早晚要被共产党消灭的,应该为自己的命运和后代着想,尽快想个办法找条出路。”

  林世英觉得弟弟说的有道理,便跟他商量了起来。不久,林世英便写了一封信递给了林世昌。就这样,林世昌带着信和礼物来到了河南朱集见吴化文。但当天吴化文忙于军务,心情很不好,便没有接见林世昌。

  第二天,吴化文才摆了一席酒菜,接见了林世昌。在酒席上,林世昌跟他讲起了时局,说国民党军队现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但吴化文只是点头不语,一个劲的叫林世昌喝酒。

  吴化文经过跟林世昌的几次交流,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他打从心底里觉得林世昌还是太年轻了。怕他办事不牢靠,便一直没有吐露内心想法。

  林世英来到朱集后,看着吴化文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试探说:“听说共产党赏罚分明,对起义有功人员还有优待,你为什么不走这条路?”

  吴化文皱着眉头说道:“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况且我和他们打了那么多的仗,结冤很深啊!”说着,还把之前跟共产党接触的情况告诉了林世英。

  林世英知道他担心的点后,便劝慰他,共产党是可靠的,宽容的,只要你有起义功绩,他们肯定会优待的。但吴化文依旧摇摆不定。

  1948年夏季,华东山东兵团在胶济线大举出击,山东国民党军兵力空虚,王耀武把吴化文调回来防守兖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潍县时,吴化文奉命增援,他故意行动迟缓,走在半路见潍县已被攻下,便立马缩回了济南。

  吴化文在前方战事不断,家中呈现的棋局也一直在变化。入局者林世英一直接受共产党员李昌言布置的任务,多次劝说吴化文脱离国民党的部队。

  林世英知道吴化文是个有孝心的,如果吴化文起义,那她一定要确保吴家父母的安全,免得有人以此威胁吴化文。再者,如果有了吴化文父亲的认可和帮忙,那么关于争取吴化文起义的事情便会顺利的多。

  而这边吴化文面对战局,国民党一直节节败退而感到心烦,突然,他想到林世英的行为,心里开始怀疑了起来,他对林世英进行了试探,“你如果知道八路军地下工作人员的地址,叫他来见面,我想跟他谈谈。”

  林世英听此,很是高兴,以为他说的是真的,便把李昌言的身份、任务如实相告。吴化文听此,并没有什么表示。

  谁知,几天后,他喝醉酒回到家后,却向林世英大发脾气,满面怒气,大声的吼道:“你摊牌九两面压,卖夫求荣!”

  过了一小会,吴化文脑袋清醒了一些,便收起了手枪,把林世英关在房子里,并让人严加看守。林世英见情况不好,借上厕所的机会写了一项条子:“我现在处境非常危险,已经亮枪了。”让女儿把条子带给李昌言。

  很快,吴化文和林世英的事情便传到了吴化文父亲的耳里,吴化文父亲对吴化文进行了一顿说教,国民党腐败无能,世英这样做也是为你好……就这样,吴化文才转变了态度,向林世英赔礼。

  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兖州,吴化文再次奉命增援,他又想故技重施,但结局不再如他所愿,他155旅的两个营被歼灭了,161旅的旅长还被俘虏了。

  此战,让他心有余悸。逃回济南后,他便对王耀武说:“与共军作战要特别小心,稍不留神,就会被它吃掉。”

  王耀武明白吴化文的意思,为了笼络他,只好任命他为96军军长兼84师师长,还送了他一套庭院。但吴化文心底还是有了些偏向。

  林世英知道此事后,在李昌言的授意下,对吴化文进行了劝解,表示自己只是担心他的生死,诱导他选择新出路。

  时间一直在游走,时局一直在变化。随着局势的转变和林世英的劝说和牵线月,吴化文和中国共产党再次有了接触。

  1948年8月13日,李昌言给吴化文传达了华东局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吴化文选择了上策,但当李昌言提出建立电台联系时,他又开始敷衍了起来。

  由于张瑞璜的言语影响,表示八路军一时不会打济南,吴化文又开始摇摆了起来,时常找借口不见李昌言。后经林世英的百般规劝,才决定于28日下午同李昌言会面,并将密码亲自交给了李昌言,约定9月1日至3日正式沟通电台联络。

  但是吴化文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沟通联络。因为国民党为了稳住吴化文,表示如果济南战役一旦打响,徐州方面将派大军增援,同时,还让他曾经的二夫人赵华珍带着儿子由南京到了济南。

  听到赵华珍来到济南后,吴化文便搬到她的住处。赵华珍见到吴化文,心想,到底该怎么劝说他举家搬迁台湾呢?

  想着,她便对吴化文说道:“共产党是一夫一妻制,强调阶级成分,现在他们花言巧语骗你,不用半年,就要丢官,丢权,丢兵,丢几房姨太太。”

  见吴化文已经开始准备去台湾的工作了,赵华珍以为自己的任务便完成了,没过多久,她便离开了济南。

  赵华珍离开后,吴化文又开始踌躇了起来,他开始有些迷信,希望神明能给他一点指示。林世英知道后,便暗中嘱咐李勇烈,让他找一个算命先生,给他一些钱,吩咐他:“如果吴化文来算命,请暗示,他有一大事在胸,希他勿再犹豫。”

  算命先生收到指示,给了吴化文一首诗:吴天风去围小舟,化险为夷向西游。文君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1948年10月22日,毛泽东致电吴化文等,对其起义表示“极为欣慰”和“热烈欢迎”。济南战役结束后,吴化文率起义部队全部渡过黄河,在齐河地区接收改编整训。

  中国共产党一直信守诺言。吴化文虽然一直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当初选择的“上策”,单独起义解决济南,故1948年10月29日,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司令,吴化文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吴化文依旧当任军长。

  随后,吴化文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加了渡江战役,并在24日凌晨,带领队伍占领了南京总统府,插上了红旗。

  解放后,吴化文因病申请专业,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1962年,因病逝世,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以及八个大军区都送了花圈。

  参考文献:王成斌 刘炳耀 叶万忠等.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吴化文刘统着. 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策动吴化文起义看不见的战线——济南战役中我党领导的吴化文起义王晓晶编着. 泉城新生·费周折两万人弃暗投明




上一篇:三明罗某被同事告上法庭!原因竟是……   下一篇:以“三个结构比”价值效能促进“四大检察”协同发力